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食用菌栽培技术及栽培中应注意的三个方面

2023-04-17 03:552010
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场地选择

应远离畜禽场、垃圾堆、化工厂和人流多的地方,且要求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且清洁无污染。室外栽培时,应选择土质肥沃、疏松、排灌方便,未受工矿企业污染的土壤。

栽培管理

1.选择菌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栽培种类及品种,不得使用老化或受到污染的菌种,应选用健壮、优质、抗病的菌种。

2.精细管理。注意原料、菌袋和工具的卫生。废料不要堆在栽培室附近,并须经过高温堆肥处理后再用。栽培室的新旧菌袋必须分房隔开存放,绝不可混放,以做到严格灭菌和消毒,以预防接种感染和各种继发感染。每次采菇后应清除栽培料上的菇根、烂菇和地面上掉落的菇体,并及时清理菇房,重新消毒。

3.科学育菌。对于不同种类的食用菌,要按其对生长发育条件的要求,科学地调控培养室的温度、湿度、光线和pH值等,并要适当通风换气,促进菌丝健壮生长,防止出现高温高湿的不利环境,在菌种选择、培养料配比,堆料发酵、接种发菌和出菇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培育健壮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增强其抗病能力。

4.施肥。喷施蛋白胨、酵母膏溶液,可使菇体肥厚、促进转***施腐熟人粪尿,喷完后,可再用清水喷1次;喷施米醋。在平茹生长中后期,用300倍的食用米醋液进行菇面喷施,在采收前1—3天每天1次,一般可增产6%,且色泽更加洁白;喷施培养料浸出液,可延长出菇高峰期,并使子实体肥厚;喷施葡萄糖、碳酸钙溶液,有促进菌丝生长的作用。

5.水分管理。菇房要经常保持良好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不宜超过95%。当自然温度达到16℃时,在畦内灌1次水,以后每天早、中、晚各喷1次水。喷水尽量喷向空间和地面,不要喷到子实体上。在低温季节*好喷洒用日光晒过的温水。

6.温度管理。菇棚温度*好控制在10—18℃当气温较低时,白天延长阳光直射的时间,晚上要盖严草帘。当气温较高时,白天盖上草帘,晚上则揭开草帘。

7.通风管理。当气温较高时,每天要揭开草帘通风2—3小时,低温大风天气少通风;早晚喷水前后加大通风,菇蕾分化期少通风,菇蕾生长期多通风。

8.光照管理。菇蕾生长期要有稳定的散射光,坚持每天早晚晾晒1—2小时,增加弱光直射,出菇期切忌强光直射。

病虫害**

食用菌本身对害虫抵抗能力弱,一旦发生不易控制。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的原则,主要从选用抗病虫品种、物理**、生物**和加强栽培管理等多种途径达到**目的。

调味品网(www.tiaoweiwang.com)行业招商批发平台,提供食品,干货,香料,火锅底料,调味品,酱油,醋,糖,香油,鸡精,调料,味精,番茄酱,芝麻酱等市场行情。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平菇栽培技术——如何防治平菇病虫害
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平菇种植行业里,从技术层面讲,到底有多少个“坑”呢?很多人认为做平菇嘛,很容易的。但是,现实中,你有没有发现,做的年头越长,越觉得它有深度?平菇菌丝具有较强的抗杂性和抗逆性,所以,平菇种植才出现了好多种栽培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平菇的种植技术!平菇的种植技术菇床框架结构的设置在室内用竹杆或立木搭建框架,框架上固定菇床底板,框架一般高2米,设三层菇床,层间距离60~65厘米;菇床宽度有两种,双边管理的宽110厘米,单边管理的宽55

0评论2023-04-17629

【鸡腿菇】如何栽培鸡腿菇——鸡腿菇栽培技术
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鸡腿菇的味道,我就不多说了,那么这么好吃的鸡腿菇是怎么种出来的呢?冬春季利用蔬菜大棚套种鸡腿菇,既省成本,还能为蔬菜提供气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栽培模式。今天就教大家鸡腿菇的栽培技术!鸡腿菇的栽培技术1.生长环境鸡腿菇适应性广,抗杂抗逆性强,能利用稻草、玉米芯、花生秆等农作物秸秆在室外或室内栽培。菌丝生长温度范围是3--35℃,*适温度范围22--28℃,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是5--32℃;培养料含水量以60%--70%为宜。子实体生长

0评论2023-04-17213

温室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
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塑料大棚丰产栽培与食用菌常规栽培技术基本相同,采用塑料菌袋栽培的方法,现将大棚食用菌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栽培准备工作:从接种到出菇约需90~120天,整个生长期约300~330天,一般于夏、秋高温季节在室内降温条件下制备栽培袋(规格为17厘米×34厘米,圆形)菌块,秋末冬初出菇。香菇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3~32℃,适温为10~28℃,子实体的生育温度为5~25℃,适温为12~17℃,栽培方式为床架式,一个棚内安排宽65厘米的栽培床

0评论2023-04-17153

食用菌栽培技术,如何用秸秆栽培
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食用菌种植技术,怎么用秸秆栽培食用菌?下面我们来看下吧!技术要点1、双孢蘑菇栽培技术要点(1)栽培时间的确定。双孢蘑菇是中低温性食用菌,发菌*适温度为22~26℃,蘑菇生长的*适温度为16~18℃。(2)菇房建设。不同产区可以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栽培模式,如:床架层式栽培模式、地栽模式。(3)原料储备与常用配方。各地农副产品下脚料种类不一,可以根据实情,改变培养料配方。不论属于何种类型培养料、何种配方,其中的营养成分都必须遵循共同的

0评论2023-04-17295

叶用莴苣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工厂化莴苣种植
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叶用莴苣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病虫害**、采收和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食品叶用莴苣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

0评论2023-04-17311

青梅栽培技术规程,青梅栽培技术培训实施方案
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青梅的建园规划、整地、种苗、整形修剪、抚育管理、病虫害**等技术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青梅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33/×××-200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的本部分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6000-1

0评论2023-04-17533

甜柿高产栽培技术视频,柿苗种植技术视频
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柿的建园方法、栽培管理、采收、贮藏及脱涩等。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柿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33/×××-200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0评论2023-04-17369

柿优良品种及无公害栽培技术,无公害柿子的种植方法
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为规范、指导全省无公害柿的生产,提高柿的安全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标准。本部分为无公害柿标准的第1部分,为强制性标准。本标准的其他部分为:DB33/T×××.2—2002无公害柿生产技术规程DB33/×××.3—2002无公害柿安全质量要求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杭州市林业水利局、临安市林业局、淳安县林业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林福平、郭新保、陈亚德、宣子灿、周骋、唐陆法、王年金。本部分

0评论2023-04-17422

有机茶怎么种植比较好,生态有机茶的规模化种植方法
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商报讯不喷洒农药,不施用化肥,长在高山深处的茶园如何实现高品质的稳产?经厦门同安科技局立项,九三学社厦门市委会、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历时3年完成的《有机茶综合栽培技术研究》,昨日通过专家组评审。有关专家表示,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面对日益苛刻的茶叶出口“绿色壁垒”,这一在申报取得技术认证后如能得到推广将使厦门茶农受益。茶叶出口大省面临“绿色壁垒”福建是全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茶

0评论2023-04-17486

九三学社厦门市委员会《有机茶综合栽培技术研究》通过鉴定。
今天调味品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食品、调味品的相关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中广网厦门3月12日消息(记者刘立忠)针对近年来茶叶农药残留量存在回潮趋势,茶叶销售面临越来越苛刻的绿色技术壁垒。九三学社厦门市委携手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和厦门绿地康生物有限公司在有机茶叶栽培技术方面寻求突破,以生态**为基础、结合茶园有机肥合理科学施用等关键问题,开展有机茶叶综合栽培技术的研究。昨天,经过国内数名业内专家的评审,该项研究成果顺利通过鉴定,有望进一步推广。福建省自然条件优越,水热资源适宜茶树的生长,茶叶生产发展迅

0评论2023-04-17232